在养猪行业里这么多年,全靠6个字,今天分享给大家。这6个字是中国农业大学张忠诚教授在给我们上《家畜繁殖学》的最后一节课上告诉我们的,张教授讲记住了这6个字,畜牧专业课程就基本学完了。这6个字是“种、料、繁、舍、病、管”。第一个种,即品种;第二个料,即饲料营养;第三个繁,即繁殖技术;第四个舍,即猪舍环境和设备;第五个病,即疫病防控;第六个管理。
以上6个方面如果按重要性排序,我觉得顺序应该改一下。刚才几位嘉宾都认为品种很重要,美国认为品种占40%,
我作为育种公司的一员也认为品种很重要。但就国内现状而言,我认为决定大部分猪场效益水平的还是疫病防控问题。
【资料图】
按照木桶理论来讲,病的问题相当于桶底,桶底有问题漏水,桶能盛多少水就不仅仅取决于那块短板了,还取决于桶底漏水的程度(疫病的严重性)和漏水时间长短(疫病控制速度)。
第二是管理,它相当于木桶的箍,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像木桶的木板锁不住水一样,水会从缝隙往外流,所以箍必须要扎实。但这个“扎实”要讲究个度,太紧了就会把木板弄变形甚至折断。这就是管理的平衡艺术。
第三是舍,即环境、工艺和设备,冬天冷夏天热,氨气浓度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养好猪,所以需要改善猪舍环境。当然我不是提倡大家都装空调系统,这个在国内很多猪舍不具有推广价值。但无论如何,舍内环境必须尽可能的重视好,管理好。
第四是繁殖,现在我们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普及了,但是很多猪场都没做到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繁殖上还有很大的潜力。母猪发情鉴定、配种时机的掌握和配种流程等不用花很多钱就可以改善。
接下来才是饲料和品种。我国的营养研究水平基本能与世界保持同步,猪场要做好的是按标准饲喂和根据猪群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问题。当然自拌料的还要把好原料关。
虽然我从事种猪行业,但是我认为品种改良并不是每个猪场的当务之急。按照我们国家提供的数据,每头母猪每年提供15头上市猪,这个水平什么品种都能达到,生产水平不高的也可以达到。只要是头正常的母猪,理论上每年提供20头肥猪都是很容易的事。
现在导致我们生产水平低的直接原因还是疾病和管理,管理不需要花钱,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好,精细化管理做到位,效益就自然提高了。换猪种、重新建场都是需要大投资的,家家去做不现实,但是改善舍内环境,提高团队效率,围绕以上6个字把猪场经营好,提高生产效益是可以做到的。
对于提高效益,我认为养猪行业要提高三个层面的效率。生产效率,这是最基本的,就是让机器发挥最大的效能,这对每个猪场都适用;管理效率,讲绩效管理,讲流程再造,这对大中型企业有用,对小场没有多大用处;产业效率,即如何整合上下游产业关系,最终生产出最低成本的猪肉,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物美价廉的产品,提高整个养猪行业的竞争力。这方面对于大型企业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