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8月16日报道:“唐宋诗词写的就是古人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以及喜怒哀乐,内容上决定了离今天的我们很近。此外,我们的祖先在评价诗人词人一定是人文并重。现在阅读的经典诗作,它们的作者人格非常高,我们表面上是读诗词,实际上是接受人格的熏陶,渐渐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说。8月16日,第十四届“读者大会”暨“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对于为何今天唐诗宋词依然受欢迎的话题,莫砺锋给出上述答案。
多位学者名家与现场近千名观众分享了各自的阅读经验和人生感悟。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较为关注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著有《黄河与中华文明》等书籍。“人类文明的诞生离不开基本的物质条件,其中大江大河给人类早期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葛剑雄表示,一条大河给人类提供了足够的水量,使人类发展最早的农业,同时提供了人流、物流的交流的最有效的手段,以及跟其他文明之间联系最有利的通道。黄河与长江交相辉映,成就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
葛剑雄还提到,我们讲一种文明,实际上是指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因为物质财富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具体的文化千变万化,而精神部分的价值观念始终不变。“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早期的核心,传承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是传承从黄河文明开始的中华文明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在具体物质、文化方面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致力于考古公众的科普,微博拥有百万粉丝。他用庄子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来阐释考古工作的意义。“我们是提供精神食粮的,可以通过我们的工作来唤起一些失去的文化精神。”从事考古四十多年,许宏从考古小兵到考古老兵,坦言自己享受了考古的两大美:第一是考古的发现之美,第二是考古的思辨之美,“这两大美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走到了今天。”
一般人会说唐诗宋词,而莫砺锋却提出唐宋诗词。“之所以说唐宋诗词,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读者如果喜欢读唐诗,一定要延伸到后面;如果喜欢宋词,要向上追溯到晚唐五代,这样才对这两种文体有完整的了解。”莫砺锋进一步解释,“唐诗和宋诗,春兰秋菊,各有千秋。而且两者是互补的,唐诗发展不够充分的地方,宋诗又继续发展,北宋的苏东坡和南宋的陆放翁与唐代诗人相差无几。读者读七言诗的话,既要读唐诗也要读宋诗。词也是这样,虽然这个文体到了宋代才达到巅峰,但早在中唐就已经开始出现。”
“读者大会”是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本届读者大会首次移师上海书展,设有“伟大复兴”“文化传承”“科技强国”“书香少年”等板块,通过名家访谈、个人演讲和文艺表演等表现形式,呈现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的新气象。
本届“读者大会”现场,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向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乡韵主题书房、浦东新区港城广场文化艺术中心阅读空间、宝山区妇女儿童发展中心、金山区涟园书屋、奉贤区“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松江区永丰街道社区图书馆、崇明区长兴家园社区图书馆、中交上海航道局“白庐”职工书屋、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图书馆、闵行区图书馆等10家单位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图书。
今年上海书展,“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组织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23家出版单位参展,展销图书5000余种、近40000册,涵盖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少儿教育、科技经管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康震新书分享会”“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新书分享会”;商务印书馆的“《牛津高阶》(第10版)纸书+APP,十心十意上海见面会”“鲍鹏山新说中国经典——《孔子如来》《江湖不远》新书分享会”;中华书局的“《古籍版本十讲》新书发布会”“《印篆里的中国》:韩天衡新书读者见面会”等近百场阅读活动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