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期货>正文
当顺丰变成X通
来源:钛媒体2023-08-04 10:30:29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顺丰的七月正处多事之秋。

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从5月开始酝酿,顺丰控股在7月才正面回应了传闻,公告称正在“进行研究咨询、探讨论证等前期工作”,但“公司尚未确定具体时间表,亦未确定具体方案”。


(相关资料图)

不过转头已经有媒体爆料,顺丰预计最快于8月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集资额将介乎20亿至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亿至215亿元)。

上市传闻发酵的同时,一桩丑闻却又同时击中了顺丰:据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报道,吉林男子石先生通过顺丰寄出一块价值近38万元的劳力士手表,收件时手表已经不翼而飞。顺丰最初只表示愿意赔偿1000元,后来才松口称10天内找不回来,全额赔付。

事实上,在以效率与服务著称的顺丰身上,1.7万元的手办破损、20克的黄金遗失......类似的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日均单量破千万,出现意外并不离奇,但当类似事件一次次与顺丰牵连在一起,折射出来的却是,昔日的“快递之王”正在走向平庸。

迷茫的顺丰

顺丰曾经无往不利。

1993年,才20岁出头的王卫,刚刚从广东顺德印染厂“下海”。

他在香港的砵兰街租下一个仅有30平米的小店面,在顺德租下一间小屋,顺丰速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里仅有的6个人,包括王卫自己,每天都要提着大包小包来往于两地之间;一边还要“割价抢滩”,以普遍比竞争对手低30%的价格抢占市场,还能保证配送速度。四年之后,顺丰已经几乎垄断了来往香港的快递市场。

然后便是“快递之王”迅速崛起的故事:“快速、准时、稳定”成为标签,2002年取消加盟成为业内独树一帜的直营制快递商,2009年成立顺丰航空,成为中国唯一拥有自己飞机的民营快递商。2017年,顺丰控股正式借壳上市,巅峰市值超过5000亿。

然而登临绝顶之后,顺丰已经满是迷茫。

2015年,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在《顺丰王卫的最新反思:直面创新之路的挑战》中放下豪言,“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两年后,王卫在业绩说明会上再次明确,“我们的未来,是会走到很多行业里面去,做深很多行业,而不是‘最后一公里’的仓库配送”。

言下之意,顺丰已不甘于在快递行业里称王称霸。

王卫最先动心的,是位于顺丰上游的电商市场。早在2010年8月,顺丰推出旗下首个电商平台“顺丰E商圈”,旗下支付公司“顺丰宝”也在一年后拿到了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但“顺丰E商圈”从诞生到消失,都毫无波澜。

2012年,顺丰凭借自己在生鲜运输上的优势,推出了主打生鲜在线购物的“顺丰优选”,这一业务曾被王卫在内部称为“不能失败的项目”。公开资讯显示,到2017年7月,顺丰优选在全国已经拥有1700多家门店。之后的最新消息,是2019年媒体报道中的关店潮——上海门店已全部关闭,武汉、青岛、成都等地的门店也在清仓中,只有深圳总部周边的华南地区和北京的门店被保留下来。

接下来的众多尝试,顺丰基本是接二连三的搁浅:2014年推出的“新一代便利店”嗨店,一度在全国拥有数百家门店,最终以并入顺丰优选告终;2015年推出的跨境电商品牌“丰趣海淘”,因为假货问题与资金链断裂,一度爆出欠薪、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新闻,只能选择破产;社区团购火热的2021年,顺丰推出“丰伙台”小程序,号称是“城乡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如今公众号更新停留在了2021年2月4日,可能是顺丰旗下最短命的产品。

翻开媒体报道,王卫的电商梦、新零售梦、本地生活梦,陆陆续续都碎了一遍。

失败的丰网

多元化的梦碎后,“快递之王”在迷茫中,已经悄然失去了自己的王座。

尤其是2021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顺丰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9.89亿元,这直接导致当时顺丰的股价一度从117元/股下跌至63.18元/股,市值蒸发近2000亿元。也是2021年,受一季度亏损拖累,顺丰控股全年净利润为42.7亿元,已经低于中通的49.5亿元净利润。

今年公布的年报来看,中通2022年调整后净利润增长37.6%至68.06亿元,顺丰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6%至61.7亿元。

昔日让同行望尘莫及的顺丰,如今只觉是寻常。

分析其中原因,不得不谈中国快递市场的构成。目前而言,快递市场主要分为时效件和电商件两大阵营,前者时效快单价高,主要由顺丰与EMS主导,后者主打低价走量,最主要的玩家就是“三通一达”以及后来居上的极兔。

以顺丰与中通为例,顺丰今年一季度的单票收入达到了15.86元,而去年全年时效快递业务不含税营收1057.0亿元,经济快递业务不含税营收仅为255.5亿元。相反,中通以低价电商件为主要业务,其单票收入即使在“三通一达”中也处在最低水平,今年一季度仅为1.4元。

此时,多元化受阻的顺丰正在回归快递业本身,看到了中通背靠国内电商市场在营收上完成“以小博大”的逆袭。

在2021年一季度的业绩说明会上,王卫诚恳道歉:首先跟股东做一个道歉,因为我认为第一个季度真的没有经营好。另一边却也没有松口:“哪怕大家骂我,可能未来这两年利润会低一点,但我一定要实现我们的战略。

王卫口中的战略,其中一部分就是布局中低端市场的“丰网速运”。

早在2019年5月,顺丰就以“特惠专配”的名头入局中低端电商市场,顺丰业务量在此带动上出现明显上升。2020年4月,丰网速运正式成立,票均单价仅约2.7元/票。顺丰为此还特意采取了加盟制,2021年的投入阶段,丰网速运完成了12个省、140个城市的覆盖及884个加盟站点,还投入建成了10个中转场地。

在顺丰的期待里,丰网原本可以依托着顺丰的品牌,在“三通一达”的手上抢下一部分电商件的市场份额,得以巩固顺丰在快递行业的统治地位。

但王卫显然低估了电商市场的难啃与高成本。

在2020年顺丰财报会议上,王卫就表示2021年丰网日均单量就要达到800万单,然而2022年全年,丰网日均件量仅在300万单左右。原因在于,对于一个发展超过二十年的行业而言,丰网无论在网点的铺设还是价格优势上,都很难与通达系与极兔比竞争力。

发展不顺之下,丰网已然成为了顺丰的负累。丰网诞生的2020年,顺丰的经济件业务量同比增长155.86%,但票均收入下降19%,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17.42%降至2020年的16.35%。2022年,丰网速运全年亏损高达7.47亿元,到今年一季度,丰网速运资产总额为7.16亿元,负债总额已经达到21.26亿元。

今年5月,王卫终于选择放手,以11.83亿元的价格将丰网卖给了极兔速运。

但对于顺丰而言,放弃低端电商件,这还远不是结束。

平庸与豪赌

顺丰的后院正在起火。

根据顺丰2022年年报,顺丰的全年营收是2674.90亿元,几个主要业务中,时效快递及经济快递共1312.5亿元,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共878.7亿元,快运业务共279.2亿元,同城业务共64.4亿元。

基本即是顺丰在卖掉丰网所说的,“未来公司可以更聚焦国内中高端快递、国际快递、全球供应链服务、数字化供应链服务等核心业务的发展”。

然而在中高端市场上,顺丰已经不再是一家独大。姑且不谈原本在时效件市场与顺丰同台竞争的国家队EMS,中高端快递市场已经又加入了两个新玩家。

6月底,阿里改革之后的第一把火烧向顺丰,菜鸟集团宣布推出自营品质快递业务“菜鸟速递”,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及送货上门等服务,号称“服务上对标行业最优,价格上兼具性价比”。

一字不提顺丰,字字都是顺丰。

菜鸟速递源于服务天猫超市的“丹鸟直送”,至今发展超过六年时间,去年开始在天猫部分旗舰店开始试用。消息公布当日,包括认养一头牛、青岛啤酒、添可、欧珀莱、盒马和银泰百货在内的多个品牌已经与菜鸟速递签署合作协议。

同样的操作也发生在京东身上。

原本仅服务于京东超市及内部商家体系的京东物流,于2019年开放首批39个城市的个人寄件服务。两年后,京东快递APP正式上线,全面开放个人寄件。

从财务数据上看,后来者正在努力追赶,顺丰的基本盘并非高枕无忧。

2022年,京东物流的1374亿元营收中,有600亿元来自快递、快运等其他客户;菜鸟2022财年营收668亿元,外部收入占比69%。

此情此景,顺丰的牌桌上只剩下最后的筹码:加码中高端,建好护城河。

去年7月,鄂州花湖机场正式通航。这个由湖北省与顺丰共建的民用货运机场,号称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从2015年选址确定,到8年后正式通航,顺丰前前后后砸了200亿左右——以2022年61.7 亿元净利润来算,相当于把这几年赚的钱都砸进去了。

在顺丰的计划里,这个机场承载的是顺丰走向世界的梦,正如海外空运物流巨头FedEx在孟菲斯机场兴建的“超级转运中心”,通过自建机场实现降本增效,自然在中高端市场乃至国际快递市场上永远领先一步。

但这场200亿的豪赌,距离证明自己的时间还有很长,而顺丰还能领先的时间,可能已经不多了。

参考资料:

北京商报《菜鸟直扑顺丰京东搅动快递江湖》21世纪经济报道《丰网“交易”后续:派件切回顺丰 与加盟商博弈中》澎湃新闻《五大快递一季度营收超千亿:顺丰中通净利大增,韵达件量下滑》
新闻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